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:骨头不是一堆石头一样的东西吗?
难道还有其他意思?是的。
骨头不仅是“活”的,还是像肝脏、肾脏等器官一样的,还不停地进行着新陈代谢,通过血管连接不断地物质交换,如果对它不好的话,可是要造反的。
那骨头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?
骨骼里面的细胞还是挺丰富的,密密麻麻地镶嵌在骨质里面,周围散布着微血管,松质骨和骨髓腔里面的血管更丰富,有强大的造血功能。
来自X线片的影像证据:
所以骨铁定是“活的”,有强大的重塑功能,才有强劲筋骨一说,骨折了才能很好地愈合。
骨的代谢是一个破骨与成骨的动态平衡,清除有问题的部分,填补空缺的部分,也会随着锻炼、负重而不断加强某一部分的机构。实现这一目的,需要血管的渗透、血液的滋养,神经和众多内分泌激素的调控。
下图是骨的成骨和破骨细胞工作的样子:
骨质主要的构成包括:70%多的无机盐:主要是羟基磷灰石,保证骨骼的硬度;20%多的Ⅰ型胶原纤维和其他基质,负责骨的韧性;其中散布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、成纤维细胞等。
不同年龄阶段,无机与有机成分比例有明显的差别,骨质含量越高,密度越大,强度越高。如下图:
据上图,可以看到:骨强度在约30岁左右最大,后逐年递减,年龄越大,骨强度越小,到老年很容易发生骨折。因为酗酒、缺乏锻炼、代谢失调、饮食问题等原因,骨质疏松比正常生理发展速度要更快,表示为图中红色曲线,骨折风险加大。
老年骨折的风险主要集中在腰椎和股骨头部位,因血管粥样硬化等原因造成的股骨头和股骨颈滋养血管的狭窄、供血不足成了很重要的原因:
股骨头部的退化、萎缩造成髋部疼痛,甚至丧失行走能力,这时候需要做髋关节置换或修复手术。
手术后固定位需要通过跟周围的骨质牢固结合、通过骨的重塑功能修复坑洼,才能保证植入物发挥良好的功能,要不会出现松动、脱落,达不到手术修复效果。
所以“活”对骨很重要,骨一旦脱落血管的滋养,变成死骨,就不能发挥正常功能。其他问题也可以造成死骨的出现。如骨结核、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。
下面是骨结核对骨的破坏,骨变成“死骨”,骨骼失去正常生理功能,出现危险:
下面是骨髓炎(感染)导致的骨破坏,形成死骨:
甲状旁腺功能失调导致的纤维囊性骨炎:
骨骼是复杂运动系统中重要的器官,它的健康受到众多生长因子、激素的调控。下图是骨与骨代谢水平相关的标记物,其中包括对骨的代谢起重要调控作用的激素:如维生素D、甲状旁腺激素(PTH)。
尿毒症是骨代谢紊乱的重灾区,因为该类患者钙、磷、维生素D、甲状旁腺激素代谢紊乱引起骨代谢紊乱,有专有的一个疾病名称:肾性骨病。该病往往表现为:肾性骨营养不良、骨质疏松、纤维囊性骨炎、软组织钙化、软组织钙化瘤、动脉钙化狭窄、钙化防御等,尤其需要长期充分透析及药物支持治疗,有时候需要手术干预:如甲状旁腺切除+自体移植等。
肾性骨病造成的骨质疏松有多严重?可把人变成“软体动物”,正常坐到硬椅上,盆骨、坐骨就可能出现骨折。患者行走吃力,用力扶一下,手臂就可能骨折。如下图:
骨的健康,离不开骨骼自身强大的修复、重塑能力。又受到神经、激素的调节,需要远离结核等感染、需要良好的血供为骨提供良好的营养环境。
愿我们都能拥有健康的骨骼,稳固我们的身体,支撑我们的运动!保障骨永远“活”下去。